老子書院 - 楓葉智庫
楓葉教育網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門戶
人生的最高境界:思危,思退,思變!
作者:逍遙子 來源:老子道德經 點擊:417次 評論:0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中講:“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在道德經中告訴我們:福與禍相互依存,災禍中蘊含著福運,而福運中也潛藏著災禍。

人生起伏,福禍相依。享受人生順境時,也要懂得未雨綢繆,別等到災禍來臨手足無措。

無論處于人生哪個階段,都要懂得“做人三思”:思危,思退,思變。此為人生最高境界。


1.思危,有備才無患

《道德經·第三十章》中講:“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過于強大便會走向衰敗,這不符合道的原則,不符合道的原則,就會很快消亡。

人生在世,時刻懂得居安思危,對危機保持一顆敬畏的心,才能在遇到麻煩時保全自身,避禍得福。

在一座小鎮上,李達與張康二人各自開了一間布行。

二人的布行都有個碩大的后院,他們都會將染好的布匹在后院進行晾曬。

一日,李達在后院看著滿院子的布匹,心想:“這要是碰倒雨天,我這滿院的布匹豈不都泡湯了?”

于是便讓店里的伙計關門一天,所有人開始編織雨棚,以備不時之需。

張康看到李達的布行大門緊閉,便向伙計詢問:“你家布行今日為何不開門做生意?”

伙計回答:“東家怕突降暴雨,將布匹損壞,就讓所有伙計開始編織雨棚?!?/p>

張康聽后大笑道:“簡直是杞人憂天,有這閑工夫,還不如多染些布匹賺銀子呢!”

張康心想:趁李達的布行關門,我正好可以多買些布,多賺些銀子。

便讓布行的伙計大力生產布匹。

怎料,數日后的一個中午,原本萬里無云的天氣,忽然驟變,碩大的雨滴落了下來。

李達立刻命人撐開已經編織好的雨棚,所有的布匹沒有絲毫的損壞。

而張康近日趕工生產了幾倍的布匹,來不及全部收回,大多都遭到了雨水的浸泡,損失慘重。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誰都無法預料明天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

越是安逸,越會有危機出現,防患未然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左傳》有云:“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p>

生活總是瞬息萬變,人生難免風雨兼程,冥冥中也會出現很多猝不及防的事情。

懂得居安思危,才是大智。思危,才能長久的安定;有備,才能遠離禍患。

   

2.思退,進退方自如

《道德經·第九章》中講:“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告訴我們:若是一個人能在功成名就時,抽身退去,便順應了天道。

做人要能夠適時進退,進是一種勇氣,退是一種智慧。

越王勾踐在范蠡與文種的幫助下,滅掉吳國,重新稱霸。

為慶功,勾踐特設宴席犒勞眾臣。

宴席上,眾人杯觥交錯,一片歡愉,只有勾踐面露愁容,一人獨飲。

范蠡看到此景,暗自感嘆道:“越王只可與人共患難,難以與人同富貴,我若一直在此,恐有不測?!?/p>

宴席結束后,范蠡便帶了一些散碎銀兩,乘船離去。

范蠡走時給好友文種寫了一封信,說道:“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越王氣量狹小,我打算離開,你若留在此地,必定禍患不斷,望你早做打算?!?/p>

文種不愿離開這奢華的生活,對范蠡的告誡視而不見。

果然,越王勾踐擔心文種等人的功名與地位會威脅到自己,便對他產生猜忌與不滿。

最終,文種在勾踐的威逼下自刎而死,臨終時感慨道:“悔不該不信范蠡之言吶!”

一片繁華的背后,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深淵。要知道:危險不可怕,可怕的是,危險已經逼近,卻不自知。

古語云:“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人生如棋,要懂得處其位,謀其事,知進退。

若是一味首當其沖,不懂得功成身退,便會招來禍端,甚至威脅生命。

因此,該退則退,才是最高明的人生智慧。

   

3.思變,趨時可無畏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中講:“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p>

委屈反而能保全,彎曲反而能伸直,低洼才夠盈滿,破舊才能翻新,少索取反而收獲頗多,多索取反而會變得迷惑。

要知道:生活處處有死角,只有思變,人生才會有轉機。

漢武帝乃一代明君,在位期間,賞罰分明。

他的奶娘含辛茹苦將他帶大,二人感情深厚。

一次,奶娘犯下大錯,本認為漢武帝會念舊情,饒恕與她。

怎料,漢武帝龍顏大怒,下令將其處死。

奶娘無奈,只好求助于東方朔。

東方朔向奶娘說道:“您萬萬不可向皇上求情,這事無法用言語解決。待到皇上要砍頭時,定會命人將您拉下去,您不必說話,只要兩步一回頭的看著皇上即可,我自有辦法保全您?!?/p>

待到行刑之日,奶娘按東方朔的叮囑照做。

東方朔看到奶娘被拖走,便說道:“老太婆你看什么看?雖說你對皇上有養育之恩,但如今皇上已經長大,還需要你喂奶吃嗎?”

原本在氣頭上的漢武帝聽到東方朔的話之后,想起了自己幼時與奶娘的相處,頓時心生不忍,下令赦免了奶娘。

如果當時奶娘只是一味的求饒,東方朔幫她求情,不僅會惹得龍顏大怒,更會牽連到東方朔。

思變正是東方朔高明之處,“曲”中求全,迂回變通。

懂得思變,就是在接受變化,多一份主動思變,便少一份措手不及。

生活中,很多看似復雜的問題,只要懂得思變,就會峰回路轉,化解危機。

世間萬物都在不停地變化,拒絕墨守成規,學會思變,才能讓自己從困境中脫離出來。

反之,則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困擾與麻煩。


《易傳》有云:“無思也,無為也?!?/p>

只有三思,才有所為。

人生在世,風雨無常,時有挫折,三思才能化險為夷,趨吉避兇。

順境時三思,未雨綢繆;逆境時三思,柳暗花明。

*作者:逍遙子 來源:老子道德經(ID:LZDDJ-1)


更新:2022/4/10 5:19:12 編輯:fengyefy
評論共 0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請輸入用戶名和密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聲明:本站是免費向教師學生校長家長提供教育教學資源的公益性教育網站,除“楓葉原創”系站長創作外,所有信息均轉貼互連網上公開發表的文章、課件、視頻和藝術作品,并通過特色版塊欄目的整理,使教師學生校長家長方便瀏覽自己所需的信息資源,達到了一網打盡的惜時增效之目的。所有轉載作品,我們都將詳細標注作者、來源,文章版權仍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認為我們侵犯了您的權利,請直接在文章后邊發表評論說明,我們的管理員將在第一時間內將您的文章刪除。
頭條推薦

學校打造好課堂有多難?3件事、4要素、5步驟

課程是教育的重點,師資是教育的關鍵,文化是學校持續發展傳承的基本保證,環境是教育的基礎,我們管教育、管學校,不就是管這四件事嗎?詳情
本類推薦/最新更新
更多...視頻聚焦
更多...楓葉原創